同安区张厝村的海红豆树,初夏时节郁郁葱葱
地上的落叶与红豆
夏至,午后,去同安区莲花镇美埔村张厝看海红豆树。村庄寂然,罕见人影。古树就在路边,稍留意就看见了。树干粗壮,挺直而高,树冠宛如巨伞。
找到了2016年挂上去的古树名木保护牌,其云:豆科海红豆属海红豆树,树龄432年。
既然精确到了年份,倒推上去,原来是1584年,明万历十二年。我想不起这年泉州府同安县发生过什么事,除了这个名叫张厝的叶姓村落,种下了一株海红豆树。
海红豆是热带植物,原产于南亚、东南亚和华南地区,闽南属于南亚热带气候,也能种植,但并不多见。400多年的海红豆树已经很罕见了,足以傲视八闽。据调查,广西是我国海红豆树的主要分布区,但300年以上的海红豆树只有5株,树龄最大的不过600岁。
我对海红豆树感兴趣,完全是中了文学的“毒”。王维《相思》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我很好奇,他说的红豆到底是什么东西?
“中毒”的人并非我一个。近千年来,许多学者像我一样好奇,争论不休。在南方,结出红豆的植物不下数十种,显然,他说的不会是黄豆、绿豆、红豆那样的菜豆,也不会是红豆杉结出的浆果。那么会是什么呢?
如今,学术界把目光聚焦于三种植物:一是藤本植物相思子,其种子一头红一头黑;二是蝶形花科红豆树,又称花榈木,种子殷红如豆;三是海红豆树的种子,各有信众。
王维的红豆很可能没有真相。作为一个北方人,王维只见过红豆,恐怕他也不明白自己写的是什么植物。有位名叫盛大林的学者搜罗了《相思》诗的36个古代版本,其中唐宋元的30个版本均为“秋来发几枝”,明末才开始变成“春来发几枝”。也就是说,这种红豆植物到底春天开花还是秋天开花,都是糊涂账。
我仔细打量眼前这株海红豆树,别看树干粗壮遒劲,遍体树瘤,根部却有一个空心大洞,足以让两三个孩子躲进去捉迷藏。像樟树一样,海红豆一旦上了年纪,树心的木质部分就容易腐烂,空洞。看照片,广西那株600年的海红豆树,树干的空心化更严重。我很担心,它如何熬过每年的台风季节。
树冠太高,我登上附近一幢民房的四楼平视。树叶很优雅,二回羽状复叶,圆卵形,互生。眼下正是它的花期,总状花序,花苞黄绿色,渐渐开成黄色小花,平淡无奇。最让我惊喜的是,绿叶间挂着几个干枯的荚果,果皮反卷,几枚红豆还黏结在上面。那一定是去年的荚果。
回到地面,低头在落叶中寻找红豆。它们太小了,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一定要蹲下身子细细察看,一粒、两粒……突然间你发现到处都有,树叶下、沟缝里、泥土中,点点红豆,像满天星辰一样闪耀。
我捡起了二三十枚,放在掌心。海红豆的果期是7至10月。这些去年的种子,依然饱满坚硬。它们呈扁圆形,像是一个个鲜红的小心脏,晶亮,仿佛上了一层朱漆。这倒很时髦,适合今天的年轻人表达爱情。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海红豆的种子做成首饰或珠串,甚至做成骰子,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名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传说每粒红豆的质量差不多,4粒红豆正好1克,所以古印度人用作称量金银的砝码。我有点怀疑,我掌心里的红豆似乎大小不一,但福建是海红豆地理分布的北缘,种子出现一些变异,也不稀奇。
如果是深秋,站在树下,正好一阵大风刮过,红豆如雨,多浪漫啊。突然觉得自己来错了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