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相思,南国有树,却是稀罕,据说常熟境内百年以上红豆树仅有四株,其中以古里红豆山庄的一株树龄最长,最为人知,大概也因了钱谦益、柳如是的一段爱情佳话使得这棵树尤为珍贵,红豆是钱柳爱情的见证,亦是心情的托付。而红豆花开,更是少见,一般四五年左右才开一次花,有的可能十几二十年都难得一见花开,而我却有幸连续两年目睹了报慈小学旧山楼内一株200多年树龄的子母红豆树花开。
好像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下着雨的午后
就这样遇见了你
红豆树下,白花灼灼,香气弥漫
那一刻,只剩下
唐诗宋词里的相思句
雨中旧山楼
巧遇这一场温暖的邂逅
抬眼风光皆是情
有些词语,不必冥思苦想
红豆树下,已是意味无穷
一寸相思千万绪
红豆开花意绵长
红豆树下来来回回
一朵朵,一串串
像是串起的思念
本是无心情动
此情此境情难却
旧山楼的五月,是思念滋生的五月
此刻
只把心情寄秋风
红豆熟时
再来旧山楼
把相思交付
以下为旧山楼红豆树的资料:
在常熟北门外报慈桥半亩园赵氏旧山楼遗址内,此处现为报慈小学。半亩园原为明副都御史吴纳与吏部郎中魏浣初的两处旧址,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由常熟著名学者、藏书家赵用贤(1535-1596年)的裔孙赵同汇(1745-1811年)购得扩建。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同汇孙赵奎昌(1802-1832年)于旧居东辟地半亩,营治“半亩园”。清同治年间奎昌子赵宗建(1828-1900年)建“旧山楼”为藏书处。据《虞山钲志》(2000年)载,旧山楼红豆:系清乾隆年间,赵同汇自江阴老宅中,分植于所辟的总宜山房园中,树龄约200余年。
旧山楼主人赵宗建(1828—1900),字次侯,晚自号次公,号非昔居士,自号花田农,清咸丰时官至太常寺博士(管理皇家图书的小官)。
太平天国时期,赵宗建曾率领数百人驻扎支塘镇,与太平军在常熟城外鏖战。收复常熟、平定太平军后,赵宗建弃戎从文,精心经营旧山楼。在半亩园种花莳草,著书立说。他善于鉴别金石图书,又喜欢说教谈禅,“四方名士来游者,乐与款洽”。
赵宗建著有《梦鸥笔记》《庚子非昔日记》《旧山楼书目》《旧山楼诗录》《林屋纪游诗》等。1900年6月22日去世,翁同龢为其撰写了墓志铭。旧山楼的前身为总宜山房。赵宗建曾祖父同汇购得报慈里思庵郊居遗址和乐宾堂废址,建立赵氏居所。
旧山楼占园林之胜,风景秀丽,又广蓄金石图史,是当时名流显宦雅集之所。翁同龢、庞钟璐、杨沂孙、曾朴都曾来此鉴赏书画、饮宴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