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您好,请 注册 | 登录
    
内容翔实,网友互动。相思有寄,浪漫隽永。
清代词曲家万树咏红豆词、赋

拂砌青荫
垂檐绛荚
暖风薰坼
串煎珊珠
琤琤点苔石
鹦哥啄雨
衔不去诘多香粒
珍惜
谁唤小梅
僭红儿名色

其荫也如槐之敷
其结也如豆之腴
其荚维绛
其实则朱
其色炜炜然如屑南海之珊瑚
其质磊磊然如采合浦之明珠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您的位置:首页 > 红豆亲历 > 采拾乐趣  

捡红豆(陕西)

来源:平利文明网2017年12月26日    作者:陈少乾    发布日期:2018-05-13 19:38:43

       初识红豆,缘于脍炙人口的古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彼时,尚是懵懂少年情窦未开,不识愁滋味,不知相思为何物,但对红豆却多了几许莫名的崇拜。从此,红豆就一直停驻于我朦胧的记忆里,遥远而神圣,神秘而莫测。

       因了红豆,对古诗,对南国,对相思便多了几分在意。意象中,在那遥远温润的江南水乡,当有这样一棵常青树——树干高大伟岸,枝条婆娑绵长,叶片苍翠厚实,荚果累累。背景是烟雨蒙蒙的远山近野,青瓦粉墙,小桥流水……隐隐有浣纱女子袅娜的身姿闪现,有肩挎红油纸伞手携发黄书卷的青年男子吟咏的声音传来,背景音乐该是如《青花瓷》《蜀绣》般绵柔悠远的《红豆情》。

       在百度中输入“红豆”,相关词条多达数千,对比后初步确认“此物最相思”的红豆应是“红豆,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真正的相思红豆,粒形特大,直径8—9毫米,一市斤1700粒。 这种真正的相思红豆,大自然赋于它一种特质:质坚如钻、色艳如血、形似跳动的心脏,红而发亮,不蛀不腐,色泽晶莹而永不褪色。其外形及纹路,皆为心形,真的是大心套小心,心心相印。在民间,相思红豆和玉一样,是有灵性的开运吉祥神物:定情时,送一串许过愿的相思豆,会求得爱情顺利;婚嫁时,新娘会在手腕或颈上佩带鲜红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环或项链,以象征男女双方心连心白头到老;结婚后,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颗许过愿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红豆树属于花梨木类,木材质地坚硬,花纹漂亮,属于国标红木,属二级国家保护植物。(本段中作者百度到的红豆资料实属海红豆,不是红豆树。——本网注)

       人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经历了人生沉浮,深切感受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的内涵,自然而然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多了体会与理解,亦知相思乃是人间真情之特殊流露,其情可期,其心可嘉。对于代表相思的红豆更是知之深,爱之切,视为神物圣物而心向往之。

       冬至过后,大雪将至,趁着周末带女儿去她乡村外婆家,吃过吊罐炖羊肉,烤过桦栎疙瘩火,坐在院坝一边晒太阳,一边烧红苕。日落时分,上山砍柴回来的岳母给女儿几颗红豆豆玩,说是山上捡的。瞧那豆豆:红润,饱满,光亮,心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红豆?打听清楚树的形状和位置,决定第二天一定去看看。

       清早,天寒地冻却又恰逢旭日初升。领着女儿,踏着寒霜,迎着朝阳,顺着山路向山上林子深处前行。走了约莫半小时,在山腰小路不远处略显平缓的林坡边,发现了那棵红豆树(直觉如此),与白杨、红枫、青松、桦栎等杂生共处,果然伟岸,只是枝条好像早年被砍削过,不是特别繁茂。树叶依然厚实苍翠,只是已看不见荚果,低头弯腰在树下仔细找寻,又扒开厚厚堆积的杨树叶、枫树叶、桦树叶……直至散发着香腥味儿的腐殖土,终于眼前一亮,发现了一枚快要腐烂的荚果,小心剥开,两粒鲜红圆润心形的红豆躺在了我的手心里。那一瞬间,我似乎触摸到了千年前的历史脉搏,那款款的身姿,那深情的双眸,那琅琅的吟咏,那不朽的传颂……一齐涌来,我不禁激动得微微颤抖。不到两岁的女儿好懂事,拿着塑料袋来回走着,似乎也想帮我找寻,后来,干脆坐在树兜下静静看着我找拾红豆。我每捡到一粒,就交给她装在袋子里,她隔着袋子不停翻看,一粒也没弄掉。来得实在不是时候,裹在厚厚落叶下松软泥土里的红豆,好多都已经发芽长根甚至出苗了,稍不注意,就会碰撞踩压到幼苗,只好放弃翻找。数一数,已经捡到五十二颗,用时一个多钟头,于是,满意而归。

       回家立刻洗净、晾干,余兴未了,又拍了照片,发到微博、微信、QQ、安康吧里。一时间,各种问,接踵而来。

       有人问:这东东能吃吗?我答:此乃情物,非食物。

       还有人问:在哪里?我答:在平利高山老林。

       又问:求具体地儿?我答:此乃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恕不告知。

       更多人表示质疑:红豆生南国,安康咋会有?我解释:红豆生南国,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唐朝国都在长安,以长安为坐标,广义的南国泛指长安以南,安康更在秦岭淮河以南,当然可算南国。而且,王维诗中的红豆寓意相思,我所捡红豆正是一荚两粒,鲜红心形,正所谓心心相映,彼此相思。

       此刻,我想,我不仅仅在宣发自己的私人情怀,也是在大众科普,宣扬中国传统文化。

       不由想到江阴顾山。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有一棵红豆树,树龄已达一千五百余年,相传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植。昭明太子已逝,然而他主持编辑的《昭明文选》和他亲手种植的红豆树却屹立千年,成为不朽的坐标。江阴市顾山镇中心小学,挖掘地方文化教育资源,以红豆为文化引领,努力打造校园红豆特色文化,达到了诗、史、情、礼、信等多元文化的积累与爆发,享誉全国。同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是否也该把自己的红豆情结与发现、感悟,传达给我的学生、同事、朋友和更多人呢?与他们一起分享,也许会有更多收获和现实意义。

       眼下,安康市正在进行“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提出了“山要绿化,人要文化”的响亮口号。这四季常青的红豆树,不正是绿化的好树种么?这承载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红豆树不正是宣扬继承优秀文化的美丽载体么?那么,我把红豆、红豆树、红豆文化分享给学生、同事、朋友的想法当然就坚决而急迫起来。随口改诗一首,权作我红豆文化宣传的檄文和本篇的结语吧:红豆生南国,安康有红豆。此是有情物,愿君多植护。


       附原文链接:http://www.plwm.gov.cn/content-1040-1.html
 

查看更多>>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首页     红豆的内涵     红豆的鉴别     相思豆由来     采拾的乐趣     思念的悠远     留言板     红豆论坛

版权所有:中华红豆文化网 2006-2024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 邮编:215200
电话:15862596828 邮箱: cocubacloud@hotmail.com
QQ: 83426433 苏ICP06032494号

网站构思与设计:白马负诗李青衣(站长) 白马负诗,青衣背剑。
技术支持与合作:凉风设计(2006年至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