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您好,请 注册 | 登录
    
内容翔实,网友互动。相思有寄,浪漫隽永。
清代词曲家万树咏红豆词、赋

拂砌青荫
垂檐绛荚
暖风薰坼
串煎珊珠
琤琤点苔石
鹦哥啄雨
衔不去诘多香粒
珍惜
谁唤小梅
僭红儿名色

其荫也如槐之敷
其结也如豆之腴
其荚维绛
其实则朱
其色炜炜然如屑南海之珊瑚
其质磊磊然如采合浦之明珠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您的位置:首页 > 红豆论争 > 红豆论文  

南国红豆树的“相思”意蕴及影响

来源:《中国城市林业》2007年11月24日    作者:关传友    发布日期:2007-05-26 20:11:38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脍炙人口、传唱千年的《相思》诗歌。红豆是红豆树(Ormosia hosiei) 的种子,是属于蝶形花科红豆属的常绿乔木,又名相思木、娑罗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千百年来,红豆树被中国人视为“相思”之树,本文对红豆树的相思意蕴及影响进行了探讨。
 

       1  红豆树的相思意蕴

       中国古代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相思树的传说故事,表达人们相思的爱情和朋友的友情。三国魏曹丕《列异传》称:“韩凭夫妻死,作梓,号曰相思树。”晋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韩凭妻”载:战国宋国韩凭夫妻殉情而死,两冢相望,“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

       但专指南国红豆树的“相思”树出现则是在汉代。晋人刘逵注晋左思《吴都赋》之“楠榴之木,相思之树”句,引东汉末著名学者刘熙曰:“相思,大树也, 其材理坚强,邪斫之则有文,亦可作器。其实赤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东冶即今福建福州。刘熙首次提出“相思树”是具结红色果实特征的树木,但未能明确“红豆”之名。正式提出“相思树”为“红豆树”是晚唐李匡乂,在其著作《资暇集》卷下“相思子”载:“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 即红豆之异名也。其木邪斫之则有文,可为弹博局及琵琶槽。其树也,大株而白枝,叶似槐,其花与皂荚花无殊,其子若稨豆,处于甲中,通身皆红。李善云:‘其实赤如珊瑚。’是也。”[1]由上可见,早在汉末以前,“红豆树”已经得名“相思树”,只是未写出红豆二字。刘宋江淹《草木颂十五首并序》第二首《相思》:“竦枝碧涧,卧根石林。日月断色,雾雨恒阴。绿秀八照,丹实四临。公子不至,山客徒寻。”《草木颂序》自述作于“守职闽中”,相思树的“丹实”,即红豆子。红豆树为何得名相思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五“木部”之“红豆”条引北宋李颀《古今诗话》注唐王维诗《相思》云:“相思子圆而红。故老言:昔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说明在唐代以前就有了红豆树得名“相思”树的传说故事。

       鲜红浑圆、莹如珊瑚的红豆,“如心形状、色红不褪”的天然属性,尽现热烈、温润、玲珑、 精致、坚贞的东方情愫,为其作为爱情信物奠定了基础,成为人们表达爱恋情、相思忆的绝妙象征。自古以来,人们爱称其“相思豆”。在唐代以后以“红豆”寄托相思之风十分盛行,甚至产生了寄托相思的爱情巫术。如唐代的笔记小说中说:“相思子(即红豆)五个,妇人头发五钱,乳汁五钱, 和成剂,作四十九丸,瓷器盛祭于六角坛下。脚踏魁罡二字,右手雷印,左手剑诀,取东方气一口,念‘相思咒’七遍,焚符一道,剪药丸日服一丸,服止为度。……从此,爱恋密浓,千思万想,时刻不能下也。”[2]唐五代诗词写红豆相思很多, 著名的如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第一首《锦城曲》:“江头学种相思子,树成寄与望乡人。”是以红豆表达了成都女子对离乡情人的渗透血泪的生死爱恋之 情、相思之忆;第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是说以红豆嵌在骰子里比喻相思的入骨程度。韩偓《玉合》有“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着长相忆”诗句,是言多情女子以“兰膏”渍成红豆寄托对远方 情人的无限相思。宋词中描写红豆相思也有不少,如晏几道《浣溪沙•已拆秋千不奈闲》:“绿窗红豆忆前欢”;黄庭坚《点绛唇•罗带双垂》:“半妆红豆,各自相思瘦”;刘过《江城子•海棠风韵玉梅春》:“万斛相思红豆子,凭寄与个中人”;赵崇嶓《归朝欢》:“交枝红豆雨中看,为君滴尽相思血”;王沂孙《三姝媚·樱桃》:“几度相思,红豆都销,碧丝空袅”。都是男女爱情的爱恋之情、相思之忆的最好表达。

       红豆相思还深入到元曲、明清民歌、小说,如元高明《商调•黄莺儿》:“几番血泪见红豆,相思未休”,清华广生辑《白雪遗音》卷二《马头调•止不住的》:“止不住的相思血泪如红豆”,《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唱:“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花月痕》中甚至有以红豆为名的人物。

       当今红豆深受国人喜爱,人们视其为有灵性的开运吉祥神物,将红豆串成项链,或者作为手镯、戒指等镶嵌物,用以赠送亲友。但最多还是将其作为表达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定情时,送一串许过愿的相思豆,会求得爱情顺利;婚嫁时, 新娘会在手腕或颈上佩带鲜红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环或项链,以象征男女双方心连心白头到老;结婚后,在夫妻枕下各放6颗许过愿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也是对红豆情有独钟, 呼吁“用红豆抵抗玫瑰”, 以中国的情人节抵抗西方的情人节。著名诗人柯岩称红豆的品格非常可贵,象征着坚贞专一的爱情。著名歌手王菲还演唱了林夕作词、柳重言谱曲的《红豆》歌来表达和歌颂爱情。
 

       2  红豆寄托相思风习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深受红豆寄托相思之风习的影响,广泛栽种红豆树,存有许多古木遗迹。最为著名是江苏的常熟、苏州和安徽的徽州等地。

       江苏常熟市有4株红豆古树,城区3株。城西曾家花园即虚廓园是明代万历年间监察御史、文坛领袖钱岱所建。钱因喜爱王维“红豆”诗而喜爱红豆,将其所建私人园林命名为“小辋川”,并在园中植红豆树,以取王维的“相思”之意蕴。城北虞山北路报慈桥红豆树,原为明御史吴纳退隐所建别业之物,后归魏浣初的乐宾堂所有。该处后来就是全国著名的藏书处——赵氏的旧山楼。另一株在西门大街临水居,亦为钱岱故居,明代遗物。最著名是白茆港芙蓉村红豆树, 系明嘉靖时邑人顾耿光从海南岛移植,并将其园林命名为“红豆庄”。明末清初东南文宗钱谦益和一代名姝柳如是结婚以后,在红豆山庄住了8年。清顺治辛丑 年(1661年)钱谦益正好80岁。20年不开花的这株红豆树突然含英吐秀,令山庄主人视为祥瑞,兴奋不已,五月花开,钱柳邀集好些诗人作文酒之会,九月, 红豆树却只结了一颗相思子,柳如是把这颗至为珍贵的红豆采撷到手,作为献给白头夫君的寿礼,好多诗人又欢聚一堂。两次诗会留下了许多咏唱红豆的传世诗篇。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一书中,就包含《红豆诗初集》、《红豆诗二集》、 《红豆诗三集》,诗人借红豆寄托其作为明遗民的故国之思和与柳如是的爱情。

       徽州古称新安、歙州,明清时私人园林众多,多处曾植有红豆树。民国歙县文人许承尧修《歙县志》载:“邑西岩寺娑罗园一株,为明代物,近枝干犹茂。邑南雄村非园一株,系曹文敏公所手植,同治末枯死,根旁重茁三干,今高已盈丈。邑北汪氏娑罗园二株,清乾隆间植,咸丰间枯后七载复生,今葱茏尤著。又邑南航步前山亦有数株,豆色亦艳,而粒数小。”另呈坎溪南人吴瞻泰于乾嘉年间也引种红豆树,并赋“把酒奏东风,种出双红豆”诗句称道。歙县这些红豆树多已作古,仅存富堨乡富堨村汪氏村居原“娑罗园”两株古红豆树。

       明清时期苏州城也多处栽种红豆树。清顾震涛《吴门表隐》卷九载:“铁树即红豆,郡中只有四树,一在元墓山寺内;一在城东酒仙堂,宋白鸽禅师手植;一在升龙桥南惠太史周惕宅,周惕少从酒仙堂分拆栽成;一在吴衙场明给谏之佳宅内,后易宋、易彭今为吴刺史(刺史:明清时,为知州、知府的别称)贻谷所居。”清宣统《吴县志稿》对红豆书庄的来龙去脉叙述更为详尽:“红豆书庄,惠吉士周惕宅;在城东南冷香溪之北。先是,东禅寺有红豆树,相传白鸽禅师所种,老而朽,复萌新枝,周惕移一枝植阶前,生意郁然,因自号‘红豆主人’。僧睿目存,为绘《红豆新居图》。周惕自题五绝句,又赋《红豆词》十首,属和者有二百余家。四方名士过吴门,必停舟访焉。传子及孙六十年来,铁干霜皮,有参天之势。庚申兵燹,树被伐,遗址仅存。”现苏州仅存红豆树为原吴衙场明代古红豆树。

       此外, 江苏江阴顾山镇红豆村红豆树是南朝梁昭明太子所植。现今江阴人在其旁建立了“红豆院”,展示各种红豆诗文,提升了红豆树的文化意蕴,陈列各种红豆实物和纪念品,供游客观赏、购买。
 

       [1] 李匡乂.资暇集:卷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江畲经.历代小说笔记选[M]. 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1983.

       收稿日期:2007-11-24

       作者简介:关传友,安徽皖西学院副教授,专门从事生态文化研究。
 

查看更多>>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首页     红豆的内涵     红豆的鉴别     相思豆由来     采拾的乐趣     思念的悠远     留言板     红豆论坛

版权所有:中华红豆文化网 2006-2024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 邮编:215200
电话:15862596828 邮箱: cocubacloud@hotmail.com
QQ: 83426433 苏ICP06032494号

网站构思与设计:白马负诗李青衣(站长) 白马负诗,青衣背剑。
技术支持与合作:凉风设计(2006年至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