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您好,请 注册 | 登录
    
内容翔实,网友互动。相思有寄,浪漫隽永。
清代词曲家万树咏红豆词、赋

拂砌青荫
垂檐绛荚
暖风薰坼
串煎珊珠
琤琤点苔石
鹦哥啄雨
衔不去诘多香粒
珍惜
谁唤小梅
僭红儿名色

其荫也如槐之敷
其结也如豆之腴
其荚维绛
其实则朱
其色炜炜然如屑南海之珊瑚
其质磊磊然如采合浦之明珠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您的位置:首页 > 红豆报道 > 红豆树报道  

红豆树下相思情

来源:《扬子晚报》2002.08.16    作者:    发布日期:2006-10-12 20:00:36

       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在无锡顾山,就有一个红豆村,红豆村里还有一棵已生长了1400多年的红豆树,虽经千年风雨侵蚀,这棵红豆树依旧枝繁叶茂,结出的红豆,也晶莹红亮。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也是中国情侣们的节日。昨天晚上,前来参加“七夕相会无锡”活动的海峡两岸16对情侣,和无锡市民一起,把一盏盏“河灯”轻轻地放入城区内的古运河,祈愿牛郎织女鹊桥上幸福相会。今天上 午,这16对情侣,又相聚顾山红豆树下,相约一生相携、相守。

       今年的七夕节,整个锡城,都吹着温馨而又浪漫的风。
 

       ①无锡,刻录了太多的爱情故事:传说中,西施与范蠡在吴国灭亡之后,便隐居于无锡,于是,无锡有了蠡园,宜兴有了西施洞;宜兴,多处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当年读书和生活的遗迹。顾山红豆树,也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南北朝萧 梁时期,太子萧统在顾山与香山观的尼姑慧如一见钟情,却因门第悬殊而不能相守。可怜慧如相思成疾,抱病而终,萧统闻讯悲恸万分,含泪种下这棵红豆树……

       浪漫的无锡人,常会感动于留存在身边的爱情故事。每年七夕节,无锡人都会以吃糕点的方式,欢度这一浪漫的节日 。无锡有一家生产服装的红豆集团,去年七夕节,红豆集团举办了首届“七夕红豆相思节”,虽是企业在唱独角戏,却撩起了 无锡人“过中国的情人节”这一浪漫的情怀。在无锡人的期盼中,由无锡市政府、省台办、省文联共同主办的“七夕相会无锡 ”活动今夏拉开了帷幕。

       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鹊桥相会”的传说,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还具有亲情团聚、相思相会的文化内涵。祖国宝岛台 湾,一直重视过七夕节,无锡也有不少七夕节的习俗。于是,组委会特意邀请台湾情侣前来无锡参加活动。海峡两岸16对情 侣相聚无锡共度“中国情人节”,引起了媒体的普遍关注,今天上午起,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江苏卫视、无锡电视台及台湾的电视台,还联手用现场直播和录播的形式,向海内外播送长达4个小时的专题报道。
 

       ②16对情侣,便有着16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面对记者,来自台湾的29岁的刘仅伦和28岁的王安利满脸甜蜜。他们告诉记者,在台湾,“七夕节”是个很重要的节日,那一天情侣们会彼此赠送礼物,用鲜花与热吻幸福地度过。他俩一同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系,大一恋爱至今已有十年,每一年的“七夕”他们都要热烈庆祝。刘仅伦告诉记者,今年年底他们就要结婚,在台湾听说了这次“七夕相会无锡” 的活动后,赶紧报名参加,要“在大陆过一个特别的‘七夕节’”。昨天上午,他们与无锡的情侣们一起学习制作河灯,认识 了好些新朋友。看到无锡宛如宝石的红豆,王安利兴致勃勃地向记者描述起台湾的红豆,个头只有两个米粒大,表皮还有黑点 ,虽然模样不同,可其中寄托的相思情怀却是同样炽热的。

       同是来自台湾的马维胜和马吕秀玉夫妇,是16对情侣中惟一的一对老年夫妻,马先生今年77岁,马太太65岁。 马先生幸福地告诉记者,他和太太是办公室恋情。1948年,在北京长大的马先生来到了台湾。1956年,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第一次见到了吕秀玉。经历了三年恋爱之后,他们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马太太对记者说,每年“七夕节”,老一代 台湾人,都会供上麻油鸡、麻油饭、糯米油饭,与爱人一同拜牛郎织女,她和马先生成家以后的第一个“七夕节”,便是这样过的。马先生、马太太常回北京探亲,不过,在大陆过“七夕节”,却是第一次。在谈及年轻一代的爱情时,马先生意味深长地说,愿年轻的情侣们多些容忍,每天都过情人节。

       参加“七夕相会无锡”的无锡情侣,是组委会从众多报名的情侣中选出来的。据了解,组委会在挑选时,对他们的爱情经历也稍作了一些了解。也许正因为此,记者在听他们讲述爱情故事时,不仅能感受到浪漫,还能感受到传奇。无锡市国土 局28岁的邱宏杰与在水秀中心幼儿园工作的陈小峰相爱已经两年,邱宏杰说,两年前陈小峰的一位远房亲戚把自己介绍给她 ,谁知一见面两人发现彼此竟早已认识,原来邱宏杰曾做过陈小峰的电脑老师。如同电影情节般的巧合令两人深信彼此有缘, 爱情也就自然走来。问起他们对待“七夕节”的态度,邱宏杰有些腼腆地说,过去他们不重视中国“情人节”,不过,从今年开始,他们每年的“七夕节”,都会恩恩爱爱地庆祝一下的。
 

       ③美丽的爱情故事,总能让人心动;对美好情感和亲情的眷爱,又能让互不相识的人快乐地走到一起,并形成人流。 昨天晚上,无锡从文化宫到垮塘桥3公里长的古运河,被一千多盏彩灯映得一片璀璨。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市民,在看海峡两岸 16对情侣放“河灯”的同时,也亲手把一盏盏荷花灯,放入古运河。

       16对情侣,坐在“古运河”号游船上,一边放“河灯”,一边交流起来。同在无锡第四人民医院工作的丁阳、殷嘉蔚,是在同一个科室中发展出恋情的。他俩恰巧坐在来自台湾的马维胜夫妇身边,相同的爱情经历,使得海峡两岸老少两对情侣颇感“有缘”。马维胜还给丁阳上起了京剧启蒙课,《铡美案》、《空城计》等京剧剧目说得头头是道,兴致所到还唱上一 嗓子,引得船舱里掌声一片。

       古运河上,兔子灯、鱼灯、荷花灯……形状各异的河灯在静静漂动。古运河边,浪漫的人潮,绘出了一幅幅醉人的图 画。

       78岁的陈志杰老人,携着老伴站在南长桥上,静静地看着古运河上飘动的“河灯”。陈志杰告诉记者,他们结婚已经58年了,还有两年,就是钻石婚了。这些年,“七夕节”在无锡,已不再热闹。可每年这个日子,他和老伴都会追忆他们年轻时的“七夕节”。“那时候,无锡城夜晚的灯光不像现在这么亮,‘七夕节’时,我们会坐在小院里,摇着芭蕉扇,看天上宽长而又明亮的银河,我们在寻找牛郎、织女星座,每年都找。”说到这里,陈志杰老人又抬头在天空中寻找起来。

       灯光,已使得人们无法在都市的夜空中看到群耀的繁星。可是,牛郎织女的传说,却永远不会在人们的心中黯淡。站在南长桥上,记者看到古运河的对岸有一个被两条河道夹着的居民区,那里,有一个巨大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彩灯。于是, 记者绕道走进了这个居民区。

       那是一个透着古朴风韵的居民区,街巷很窄,清一色的居民自建房屋,其间,偶尔还夹着些民国时的建筑。几乎所有的居民,都坐在河边,看河中的美景。“鹊桥相会”彩灯下,记者与居民们攀谈起来。原来,这里叫“船厂里”。二百年前, 一户姓邵的人家搬到这里,在这里造船、卖船。如今,船厂里两百多户人家中,有150户人家姓邵,他们都是邵家的后代。 72岁的邵祖琪对记者说,船厂里的人家大多三代同堂,有的还是四代同堂、五代同堂,家家和睦。45岁的黄雅芬对记者说 ,她嫁到船厂里已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极少听说这里有夫妻离异的。

       在船厂里,记者遇到了一对情侣,巧的是,男青年也姓邵,不过,家却不在船厂里。他说,今年的“七夕节”,他送给女友的便是一颗红豆,是在顾山觅得的一颗红豆。
 

       ④今年的“七夕节”,浪漫的无锡人,觅得了红豆,也更加钟爱红豆。今天上午,在顾山红豆院,记者听到最多的是无锡人在说红豆树,说红豆。他们说,顾山的红豆树,元代曾一度枯朽,但清乾隆年间,枯树干上又萌出了四株新枝。这棵红 豆树,寻常不易开花结果,每遇气候异常年景,它就开花结果。气候越异常,开花结果就越多。“真正的爱情,在困难中更加鲜艳。”红豆院前,江南大学储同学对记者说。

       红豆树下,海峡两岸的情侣,亲自动手做起了荷花灯。一对无锡情侣,在一块布上画下了红豆树,红豆树旁,两人合手写下了“相亲相爱”四个字。他们要把这块布,蒙到荷花灯上。台湾的年轻情侣刘仅伦、王安利把牛郎织女的传说制成谜语 写在彩灯上,刘仅伦说,他们祝愿天下人,天天都过情人节。一位微雕艺人,还把王维的红豆诗刻在一颗红豆上。直播主持人 、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吴小莉,轻轻地吟诵起了那脍炙人口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也特意为今年的无锡“七夕节”作《红豆》十二行诗一首。昨天下午,他一路风尘仆仆赶到无锡,却不顾旅途劳顿,与夫人稍事梳洗便在无锡郊外的山水中流连。余光中对记者说,在《红豆》诗最末一句,他将红豆比 作情人们恒久爱情的“一滴心血”,记者禁不住为此动容。

       富怀诗人浪漫气质的余光中自称要用“红豆抵抗玫瑰”,他心疼于古时红豆曾是情侣们表征心意的定情物,而如今情侣们手中捧着的,却都是西方文化带来的鲜红玫瑰。余光中动情地说,“七夕”要发扬光大,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情人节,红 豆也应重新走进情人们的心田,成为他们海枯石烂的不渝信物。余老话锋一转,动情地回忆起他二十岁离开大陆、以后陆续写下《乡愁》、“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等诗句的心路历程,果真是满怀着赤子之心。思念是不知哪个时刻便会蹦出来的, 现在每年在台湾过“七夕”,他都会回想起幼时在故乡过节的往事。看到2月14日西方情人节风靡大陆与台湾,而“七夕节 ”却常常被年轻一代淡忘,余光中忧心忡忡。他说,大陆与台湾,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必须要共同发扬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 使新一代人能牢记并传承中华文化。
 

       实习记者 储小庆  本报记者 姥海峰 王晔 缪礼延 陈太云

 

查看更多>>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首页     红豆的内涵     红豆的鉴别     相思豆由来     采拾的乐趣     思念的悠远     留言板     红豆论坛

版权所有:中华红豆文化网 2006-2024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 邮编:215200
电话:15862596828 邮箱: cocubacloud@hotmail.com
QQ: 83426433 苏ICP06032494号

网站构思与设计:白马负诗李青衣(站长) 白马负诗,青衣背剑。
技术支持与合作:凉风设计(2006年至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