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荚红豆(中山大学学报),别名相思子(本草纲目),黄姜树(广东)
a. 软荚红豆(原变型)
常绿乔木,高达12米;树皮褐色。皮孔突起并有不规则的裂纹。小枝具黄色柔毛。奇数羽状复叶,长18.5-24.5厘米;叶轴在最上部一对小叶处延长1.2-2厘米生顶小叶;小叶1-2对,革质,卵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4-14.2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钝头或微凹,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无毛或有时下面有白粉,沿中脉被柔毛,侧脉10-11对,与中脉成60°角,边缘弧曲相接,但不明显;叶轴、叶柄及小叶柄有灰褐色柔毛,后渐尖脱落。圆锥花序顶生,在下部的分枝生于叶腋内,约与叶等长;总花梗、花梗均密被黄褐色柔毛;花小,长约7毫米,花萼钟状,长4-5毫米,萼齿三角形,近相等,外面密被锈褐色绒毛,内面疏被锈褐色柔毛;花冠白色,比萼约长2倍,旗瓣近圆形,连柄长约4毫米,宽4毫米,翼瓣线状倒披针形,连柄长4.5毫米,宽2毫米,龙骨瓣长圆形,长4毫米,宽2毫米,柄长2毫米;雄蕊10, 5枚发育,5枚短小退化而无花药,交互着生于花盘边缘,花丝无毛;花盘与萼筒贴生;雄蕊花柱下部腹面及子房背腹缝密被黄褐色短柔毛,尤以腹缝最密,内有胚珠2粒。荚果小,近圆形,稍肿胀,革质,光亮,干时黑褐色,长1.5-2厘米,顶端具短喙,果颈长2-3毫米,有种子1粒;种子扁圆形,鲜红色,长和宽约9毫米,厚6毫米,种脐长2毫米,珠柄纤细,长约3毫米,灰色。花期4-5月。
产江西(南部)、福建(东南部)、广东、海南、广西(东部)。生于山地、路旁、山谷杂木林中,海拔240-910米。模式标本采自香港黄泥涌。
韧皮纤维可作人造棉和编绳原料。
b. 荔枝叶红豆(变型)(植物分类学报),小叶红豆、山仔蛀树(海南)
本变型与原变型区别为:树皮白色或暗灰色,小叶2-3对,有时达4对,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上面光亮象荔枝叶。
产海南。生于山坡、山谷杂木林中、海拔700-1700米。模式标本采自崖县。
材质坚重,致密,易加工,但边材易罹病虫害,不耐腐,心材优良,供家具、室内装修等用。为海南三类用材。
c. 苍叶红豆(变型)(植物分类学报),鸡眼树、假龙眼(广东),相思豆、鸡弹木(广西),红子子树(湖南)
本变型与原变型区别为:树皮青褐色,小叶常为3-4对,有时可达5对,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10(-13)厘米,宽1-3.5厘米,基部楔形或稍钝。
产江西(南部)、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东南部)。生于溪旁、山谷、山坡杂木林中,海拔100-1700米。模式标本采自广东鼎湖山。
材质坚硬,可用车轮、纱绽及烟斗管用。















